一、专业定位
物流管理专业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面向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发展需求,围绕知识与能力、素质和个性、应用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以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建模和仿真、Python编程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强化物流管理项目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双师协作,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有高尚的人文道德素养以及终身学习态度,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能从事相关科研与实践活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复合、创新型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面向物流及供应链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分析工具及方法,具备学习和实践能力,能从事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物流部门的中、高层管理工作,能够进行物流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能够对物流项目进行组织和引导,具有全球视野的管理人才;也培养能够掌握物流最新设备与技术、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和运筹学规划方法来整合与设计物流系统、能对供应链流程进行重组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年限: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70学分;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1.政治素养及职业道德:
要求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专业基本能力与素养要求:
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前沿知识。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工具和方法;了解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企业政策,国际物流业的最新动态,以及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动态。
3.实践能力要求:
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管理科学、数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物流管理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针对复杂物流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4.创新精神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的能力;具备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
5.沟通协调及终生学习能力要求:
具备良好的人际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并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四、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1.理论教学: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类课程为主体,由人文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组成。主要专业课程有物流学原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Python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供应链金融等。
2.实践教学:课程实训(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ERP等),综合实训(智慧供应链运营管理、配送中心设计与优化等),专业见习、实习、研习(行业实习、顶岗实习、项目实践等),创新创业实训,毕业论文等。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7人;分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知名学府。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均具有双师技能,实践经验丰富,部分有过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从事过相关工作或挂职的经历。
六、实践教育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室
物流虚拟现实仿真实验室:主要用于学生完成各种物流软件实验(物流仓储、百蝶供应链管理等)、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是培养和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设计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平台;
数智化供应链大工商实验室: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供应链运营实训平台、搭建数字化情景shop和开设开放式教学的智慧供应链管理案例课程以及大智慧数据化营销实训平台,构建以“硬件+智慧软件+教学平台”一体化教学实训平台,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大数据营销和供应链运营管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学习,还将为全校跨学科、有组织的科研提供平台和素材。
2.教育教学及毕业就业实习基地
1)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2)广东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3)广州眀钧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4)深圳市海元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5)深圳市东捷运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6)广东鸿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7)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